法治晨报

首页 民生与法 >

可克达拉建市九周年特别报道 | 民生改善有温度 就医就学有保障 ...

2024-4-17 05:47| 发布者: 法治晨报| 查看: 178| 评论: 0|来自: 师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 可克达拉建市九周年特别报道 | 民生改善有温度 就医就学有保障民生改善有温度 就医就学有保障—可克达拉市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自可克达拉市建市以来,师市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

可克达拉建市九周年特别报道 | 民生改善有温度 就医就学有保障

民生改善有温度 就医就学有保障

 —可克达拉市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自可克达拉市建市以来,师市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取得新的进展。以实际行动回应市民群众的关切,满足了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4月7日,在四师总医院可克达拉院区骨科病房里,85岁的谭传金正在护士的帮助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后恢复。当谈及医院的医疗服务时,老人家属谭静赞不绝口:“医生和护士都很专业,医院环境也不错,我们非常满意。”


四师总医院可克达拉院区于2016年开工建设,设计床位数635张,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自投入使用以来,可克达拉院区不断加强各级科室建设,强化运营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目前市域团场及周边地方居民的就医需求。截至2023年底,该院区门诊量超过12万人次,出院量达到1万人次。



“我们着重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致力于打造伊犁河谷乃至北疆医疗服务中心,为可克达拉市建设康养城市贡献力量。”四师医院党委书记丁毓磊表示。


除了四师总医院可克达拉院区,可克达拉市还在积极推进传染病医院、可克达拉市中医医院、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项目的建设。如今,放眼可克达拉市主城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医、传染病等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城市的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居民就医体验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师市党委还致力于做好参保群众待遇保障工作,全力释放更多医保改革红利,守护医保基金使用安全,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质效。九年来,可克达拉市约有300余万人次的群众享受到医保报销政策,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共为群众降低医疗支出达23.3亿元。这些措施有力保障了师市职工群众的医疗健康,使民生福祉更加可及。


医疗是民生之需,教育则是民生之基。自建市以来,师市党委紧盯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硬核问题,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好医疗和教育这两张答卷,在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打造区域教育新高地。



走进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教学楼、体育馆、塑胶跑道、创客教室等校园景象让人眼前一亮。这所2018年建成的学校,是江苏省镇江市对口援疆迄今为止单体资金投入最大的“交钥匙”工程,以“校长+中层+学科骨干”模式“组团式援疆”,先后有两位名校长带领五批援疆教师97人次来校任职、任教。2023年的高考本科上线率为97.9%、一本上线率58.4%,俨然成为可克达拉市一张新的教育名片。


“我们从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强化思政教育三个方面出发,坚持立德与立智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严龙梅表示。


在距离镇江高级中学不远的一处建设工地上,一座新学校——可克达拉市第二中学正在火热建设中。优化调整学校布局是近年来师市教育发展的策略之一,各类新建学校能够有效缓解城区就学压力,让师市群众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更多家庭让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教育需求。


自可克达拉市成立以来,师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锚定强基固本、质量内涵、师资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教育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体系完整、质量优质的大中小幼一体发展教育格局。九年来,可克达拉市成功开办了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共8所学校(园),实现了城市办学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在校生总数达1.06万人,城市教育“虹吸”效应日益凸显。同时,师市教育局多渠道配强配优师资力量,持续推动118名援疆教师充实到城区学校,带动引领本土教师争先创优,大大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力量和素质,推进师市教育事业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目标迈进。



建市以来,可克达拉市一直致力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各类项目建设向民生领域倾斜。数据资料显示,九年来,共下达民生领域项目34个,总投资14.3亿元。项目涵盖了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和幸福感。


“社会事业领域项目事关民生,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大此类项目的申报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社会民生领域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期盼。”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亚飞表示。(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东 武绍力)


来源/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叶塞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法治晨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白纸坊东街2号(经济日报大厦)
法律顾问:寒冰, 监督电话:16619870096,邮箱:bjFZKX0001@163.com,技术支持:法治晨报网

手机查看请扫码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