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治在线

首页 法律援助 >

【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烟台:3-5年内全市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 ...

2021-10-12 11:19| 发布者: 法治晨报| 查看: 33| 评论: 0|来自: 山东法制网

摘要: 9月2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专场,围绕“开放创新、绿色发展,奋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主题介绍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烟台实现生产总值7816亿元,居全 ...

9月2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专场,围绕“开放创新、绿色发展,奋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主题介绍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烟台实现生产总值7816亿元,居全国城市第25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5万美元。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表示,3-5年内,全市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建成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扛起新旧动能转换大任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城市之一,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第3,外贸进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额全省第2,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全省第1烟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20家,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97家,居全省第2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其中“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9.1%,占GDP比重达到31.9%;“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长27.7%、对全省贡献率14.3%,综合得分列全省第2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4%,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获批上市4种创新药,其中2种是全省唯有上市的一类创新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志性工程——投资1497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万华化学百万吨乙烯项目建成投产,东方航天港实现我国首次海上发射,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全面建成。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91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

今明两年是“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在产业层面,烟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41个“两高”问题项目已全部达到处置进度要求水泥行业已完成15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关停、105万吨水泥磨机产能关闭退出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启动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17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技改项目,居全省第2围绕服务业突破发展,加快构建7+4+5”产业体系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上半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核电装备产业集群入选首批 12 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烟台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1+233”工作体系,抓好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两条工作线,加快中心城区、产业园区、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区”建设。3-5年内,全市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建成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争当海洋强国时代先锋

力争5年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

当前,烟台重点围绕港口、产业、生态三个方面大力突破。

聚力以港兴海,把港口作为促进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力争5年内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形成外接东北亚、内联黄河流域的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造黄河流域港口门户城市、中国北方重要物流枢纽城市。

聚力产业强海,正在启动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牧场方面,组建了烟台海洋蛋白集团,规划布局420群”海洋牧场区,启动“百箱计划”。

聚力生态护海,2020年近海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力推行“湾长制”,建成全省首个入海排污口管理平台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

建设制造业强市

力争到2023年形成22千亿级产业集群

烟台制造业实力突出,上市公司52家,居全省第2位。烟台努力做强产业链、做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链式提升主导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巩固。烟台遵循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园区化”发展规律,筛选出16条重点产业链创新推行“链长制”,力争到2023年形成22千亿级、4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持续实施培强做大工程、企业创新平台升级培育行动,“十三五”以来累计推广88个首台(套)装备、20个首版次软件、51个首批次新材料,培育了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9个。百亿级企业13家,10亿级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28.6%,总数1120家。

突破发展工业设计。坚持工业设计与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相结合

抢抓机遇数字赋能,以5G领航新基建,建设了万华5G+大型化工园区、耕海一号5G+海洋牧场等近百项融合应用。

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万元

近五年民生领域累计支出288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6%。每年以市政府名义承诺并实施100项重点民生工程,改造棚户区19万套、老旧小区19.5万户,惠及群众近百万人,“一元公交”、社区食堂、慢行系统等广受群众欢迎。连续六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七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九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翻番目标达到3.9万元全市14.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1,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山东法治在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白纸坊东街2号(经济日报大厦)
法律顾问:寒冰, 监督电话:010-59462424,邮箱:bjFZKX0001@163.com,技术支持:山东法治在线网

手机查看请扫码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