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记者在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济南公安“e警通”微警务平台迭代升级,新增便民惠企30项新功能,实现了11类127项高频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办理”,涉及“一键挪车”、18项不见面户政服务等。 据介绍,目前,“e警通”日均新增用户3000余人,日均开具电子证明600余份,日均提供政务服务6500余人次,实名注册用户总量已突破300万人,为企业群众办事超过450万件,泉城平安码登记使用达140万人次,在线开具“无犯罪记录”“临时身份”“户籍证明”等三大证明24.5万余份,为律师提供在线户籍查询服务近1.2万余次,真正做到了群众办理公安业务像“手机网购”一样方便快捷。今年以来,济南公安在认真梳理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再推4方面30项便民利企新功能。具体为:在服务群众“创满意”方面,推出全天候“自助移车”功能,通过“一键挪车”破解城市“乱停车”难题,群众再也不用担心车辆被挡、路口被堵。 自助移车功能采用“双线管理”模式,紧扣省内车辆、市内移车需求,提供两种自助挪车方式:一种是拍照移车。群众登陆“e警通”,进入“自助移车”模块后,填写车辆车牌信息、上传车牌照片,核对信息无误后,点击“隐私通话”,即可联系车主。二是扫码移车。“e警通”实人认证后,车主可借此功能制作属于自己车辆的专属移车码,下载打印后,将此码置于爱车之上,一旦需要移车,对方可通过扫描此码与车主直接取得联系。 “e警通”自助移车功能在服务效率、安全管理方面优势显著。以前群众拨打第三方移车服务电话,因受服务时间限制,群众在深夜、清晨无法及时联系到车主,而这一时间正是紧急移车需求最大的时间段。“e警通”自助移车功能真正实现了24小时自助移车。此外,“移车功能”通过e警通“实名+实人”认证,呼叫双方全程通过虚拟号码通话联系;自制的移车码,替代原有的车主联系电话,满足了车主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有效避免了个人信息的泄露,既方便、又安全。 开通“直通局长督察督办”功能,持续跟进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升级打造“警事通”智能客服系统,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实现“智慧帮办”“畅联畅通”“即问即答”。 开通“车管便民导航”,让群众“办事不出社区”,切身感受到“满意就在身边”。 在惠商助企“促发展”方面,开通车驾管“惠企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批量化”车辆查验服务。 推出新创办企业网上公章刻制备案功能,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为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群众在济创业提供“全天候”服务保障。 在一网通办“强改革”方面,创新推出18项“户政不见面办理服务”和无机动车登记证明开具、无人机网上备案、飞行计划申报、在押人员家属汇款等在线服务功能,让群众在“不见面一次办成”中感受到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其中,新推出的不见面户政服务包含户口登记、户口迁移、户口项目变更、户口注销4大类,共有出生登记、户口迁出、死亡注销、夫妻投靠、购房落户、变更姓名等18条高频事项。广大群众可通过不见面的方式办理户政业务,此办理流程较为简便,以夫妻投靠为例,申请人首先登录“e警通”,点击“户政不见面办理服务”模块,打开“户口迁移”项目,点击“夫妻投靠”,根据提示的“申报材料”,点击“申报”提交相关材料,随后等待民警审核。申请人收到审核通过后,将申请材料邮寄到公安派出所,民警电话联系确认后按程序办理,并将有关证件邮寄给申请人,整个流程结束。自9月6日开始,这18条不见面户政服务已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目前,已办理不见面业务400余笔。 在法治建设“破难题”方面,开通线上“律师预约会见”功能,有效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白纸坊东街2号(经济日报大厦)
法律顾问:寒冰, 监督电话:010-59462424,邮箱:bjFZKX0001@163.com,技术支持:山东法治在线网
手机查看请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