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治在线

首页 企业与法 >

【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文化传承——齐笔、乐安苇编亮相东营专场 ...

2021-10-12 11:10| 发布者: 法治晨报| 查看: 43| 评论: 0|来自: 山东法制网

摘要: 10月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东营专场,围绕“勇担国家战略使命 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发布会现场设置了特色展览区,乐安苇编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了 ...

10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东营专场,围绕“勇担国家战略使命 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发布会现场设置了特色展览区,乐安苇编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了技艺展示,展区还展示了东营特色农产品黄河口大米、莲藕、大闸蟹等,齐笔、泥塑、吕剧衍生品、黑陶等手工艺品也吸引了众多目光。

乐安苇编,俗称芦苇画,是一种用苇草与蒲草、麦草、高皮、马拌草、茅草、玉米皮等纤维草类单独或结合编织的产品,也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第八代乐安苇编传承人李光祥现场展示了芦苇画制作过程:清洗芦苇、烫熨后制成薄片,将其剪裁成不同形状,通过烙铁的温差烫出深浅不一的颜色,最终拼贴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制作芦苇画选用的是黄河口特有的芦苇,颜色洁白,质地柔软,更适合工艺品创作。”李光祥说。据了解,李光祥不仅自己从事芦苇画创作,他还在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设立了教育培训基地,与东营市残联举办了残疾人苇编培训课程,不断扩大传承人的规模,将东营市的苇编技艺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有着“中国四大名笔”美誉之一的齐笔也亮相展览现场。齐笔,有着2000多年的传承历史,与浙江湖笔、安徽宣笔、河北衡笔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笔”。郭明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齐笔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他从14岁开始,做笔至今已有50余年,“齐笔制作用料考究,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浸、拔、梳、并、连等150多道工序,正因如此才造就了齐笔尖、齐、圆、健的美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山东法治在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白纸坊东街2号(经济日报大厦)
法律顾问:寒冰, 监督电话:010-59462424,邮箱:bjFZKX0001@163.com,技术支持:山东法治在线网

手机查看请扫码二维码

返回顶部